转自: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王宁
1月22日,集运指数期货早盘跌幅进一步扩大,盘中一度跌破1800点,临近尾盘多头大幅拉升,盘终涨幅超4%。1月份以来,主力合约2404整体呈现冲高回落之势,月内最大跌幅超过43%,期间时有客户出现穿仓现象。
在集运指数期货大幅波动背景下,企业运用衍生品工具进行成本和风险管理难度增大。基于此,多位机构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航运运价本身存在高波动特征,涉及相关产业链较多,包括油气运、集装箱运、天气类等;就集运指数期货近期运行情况来看,市场应加快丰富衍生品“工具箱”,可推出包括集运指数美线期货、铁矿石和煤炭干散货运输指数期货等。
月内维持较大波动
1月份以来,集运指数期货整体维持大幅波动态势。本月初,主力合约2404一度创出历史新高,达到2650高点,随着波动加剧,主力合约2404曾跌至阶段性低点1506点,尽管目前来看有所反弹,但1月22日,主力合约2404再度演绎过山车行情,早盘跌幅一度突破7%,跌穿1800点,尾盘10分钟,多头迅速拉升,盘终逼近2000点,全天涨幅达4.07%。
东证衍生品研究院航运高级分析师兰淅向记者表示,集运指数期货近期盘面波动较大,主要在于现货市场远期供需不确定性偏高,以及即期基本面表现相对弱势所致,市场缺乏有效向上驱动支撑。当前,主力合约2404严重贴水现货指数,基本上覆盖春节期间的预期价差。
“供需基本面仍呈现供弱需强格局,部分船运公司选择绕行所造成的缺舱和缺箱现象,仍在继续影响即期运价。”中粮期货航运研究员塔林夫向记者介绍说,主力合约2404持续下跌表明市场对红海局势当前的情况下淡季价格进行重新定价。
今年以来,集运指数期货历经多个封停板行情,交易所及期货公司先后实施相关措施,截至目前,市场交易热度在逐步下降。国元期货研究咨询部负责人吴菁琛告诉记者,集运指数期货交投热度呈现下降态势。从成交量来看,周成交量大幅萎缩,例如主力合约近一周成交量为45万手,而1月份第二周成交量则是50万手,1月份第一周成交量为62万手,这与2023年最后一周和2023年12月份的前三周几百万手成交相比,交投热度下降明显。
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官网显示,1月22日,集运指数期货主力合约多空持仓均有出逃迹象,成交量也有下降。数据显示,前二十大主力席位中,中信期货和宏源期货在多头减仓明显,均在100手以上;国泰君安、方正中期和申万期货,在空头持仓减仓明显。
建议进一步丰富“工具箱”
由于航运市场多空基本面仍具有较大不确定性,期货市场多空分歧仍在持续,资金反复交投导致盘面波动较大,这对于产业企业来说,风险管理成本和不可控因素也在提升。
“目前来看,节后航运市场供应缺口仍有超预期变化可能,这对出口企业将造成较高风险。”兰淅表示,而对于有稳定出口需求的制造业企业来说,可考虑在节前低位布局买入套保策略,以规避节后运力大规模紧缺带来的运输成本上升风险,但也要时刻关注利空基本面变化所带来的潜在冲击。
此外,也有机构对于完善工具链提出建议。“航运市场本身具有弹性高、波动大特点,市场可择机推出油气运、干散货航运和集装箱航运期货,进一步丰富衍生品‘工具箱’。”塔林夫认为,结合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上市的经验,加快推出集运指数美线期货,以及铁矿石、煤炭、粮食干散货运输指数期货等。此外,由于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风险因素,例如极端天气对农业影响,航运价格高波动对物流、加工企业等成本控制影响,以及电力价格波动对工业的影响等,这些风险将提升实体企业对各类指数工具的需求,并对衍生品风险管理工具数量和策略提出更高要求,有大量的空白需要填补。
吴菁琛也补充表示,目前海外市场地缘风险升级,对全球安全形势和国际秩序造成一定影响,这也导致金融市场和大宗商品频繁波动。产业企业应通过利用金融衍生品工具,完善自身风控体系,在当前背景下更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编辑 才山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