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华粮网
这波玉米价格的上涨的是出乎意料又感觉理所应当,为什么?因为时间节点到,而且不需要任何的理由,卖与不卖的球又到了农户的脚下,踢出去还是自己带球冲锋踢门呢?农民开心涨价,贸易商也开心,今年供需决定了价格,谁不想涨价呢?谁想赔钱,我猜谁都不想,但现实能现如愿吗?
这波雨雪天气的助力,华北深加工门前车辆骤减,开始了价格全面大反攻。而华北这波价格反弹,本质还是东北的卖粮大军减少,基本以本地粮源供应为主,企业在供不应求的态势下,自然就会涨价收粮——缩量涨价,这种态势能持续多久呢?
东北深加工门前出现了“罕见”“有序”卖粮,为了吸引粮源,每天都在涨价,涨的人心澎湃,涨的欢声鼓舞,人们开始振臂高呼,而东北锦州港口从昨天下午开始放假,粮库不卸粮,港口不装船,基层也不卖粮,整个市场瞬间“静止”了。
面对东北这波价格的“空涨”,市场出现了千人千面、百人百性的想法,有的想卖,卖不出去;有的不想卖,涨多少也不卖;有的打算卖,谁也挡不住。市场情绪和争辩也非常的“焦灼”,你方唱罢我登场,各说各有理。
①有粮盼涨,没粮盼掉
谁是有粮的主体:一个是农民,二是存粮的粮商。农民永远都是天然的多头,在任何时间任何节点都希望玉米价格上涨,让自己付出的辛苦换取正比的利润;短期内大量存粮的粮商也期盼着玉米价格的上涨,因为收购玉米水分大不利于存储短期内急需变现——都是假想。
谁是没粮的主体:深加工企业,饲料企业、港口和一粒没有收购的贸易商、烘干塔,他们都在盼着望持粮的主体都憋着不卖,这样就会压缩卖粮时间,大概率会在某个时间点形成出现集中卖粮的行情,形成供需配落进行落价,然后在低位建仓,让自己的利润最大化——都是假想。
②增产与减产的博弈
增产的农民:我这里虽然秋天受到了天气的影响,但今年玉米产量超预期,在哪个时间卖都有利润,只是多与少而已。
减产的农民:我这里去年能打3车粮,今年最多打出来2车半,整个市场都喊丰收,我这里看不到,现在卖粮就是赔钱,必须要赌市场,赌到最后卖不上高价我认了。
增产的主体:今年所有的主体,包括各种调研机构给出的数据,全国整体是增产丰收的态势,农民表述增产或减产只代表当地的情况,不代表整体。具体到底增产多少,现在市场存在更种的争议,而这个争议在明年9月份的时候市场会给出一个答案。
③情绪的博弈
落价是大趋势:这是市场主体大部分都认可的一个观点,但落价的行情中肯定会有涨价的行情,也是主体大部分认可的一个观点,说明市场的心态整体已经改变,东北曾经的3000元行情将会一去不复返。
涨价也是势在必行:当前不论是情绪还是天气还是需求等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但这一轮涨价是必经之路,能涨多高,谁也不知道,涨到哪里算哪里,但涨价是众望所归。不要固化自己的思维,有可能反弹40~50元的行情,但有可能叠加其他的因素,全助推价格涨出你的预期。
④卖粮节奏的博弈
大雪之后要卖粮:很多主体对于这样的思维很认可,认为玉米价格只是一个反弹,在反弹的路上卖粮确实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但这波价格由于涨幅不高,所以很多人会选择在雪后卖粮,非常容易扎堆,然后把玉米价格“卖落”。
大雪之后不卖粮:很多农户对于涨价有非常高的预期,这波涨价能涨多高,谁也不知道,自然不会选择卖粮,所以间接的形成了一个有序卖粮的节奏,所以雪后不仅不会落价,而且会助推玉米价格的继续上涨。
综上这波玉米的反弹到底会走多远,走多高,谁也不知道,我们要做的就是静观市场的变化,注重市场走势,而不是把关注点放在分析的层面,你再如何的分析,都是把自己的主观的思维强加在市场,在强加市场的同时,很多人就会看错。
在上涨的过程,各种利好的因素就会表现出来,市场的方向就会发生180度的大转变,因为每一次行情由涨到跌或由跌到涨的转变过程中,都伴随着各种怀疑、质疑、批判。
秋季玉米还在2800元/吨的时候,任何人都不相信会跌成8毛多钱;当所有人都不相信会涨价的时候,任何人都抱有这玉米能大涨吗的怀疑,但行情都实实在在的发生了,而且有可能涨价的幅度会让你诧异——各种不相信和诧异的根本,就是我们看待行情掺杂了各种的主观想法。所以,我们每个人能做的,要做的,就是时刻关注行情的变化。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贸易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