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韶关日报
韶州于岭南,其地多榕树,水岸边尤胜。一本地文史专家去年深秋相立于风采桥上问我:“榕皋晚眺”一景是在江之西?亦江之东?我答之:“江之西。”理由如下:
旧广东韶州府治在曲江,著名的“曲江二十四景”始于明代十景,逐渐完善于清中期,至今历数百年之久。因时间久远风物渐变,以至今日其中部分景点的准确位置已模糊不清,其中“榕皋晚眺”一景便是其一。
关于此景坊间主要有三种说法:一说是现市区西堤北路与中山路交会处(原北江大码头至九成台)的大榕树一带,一说是浈江东岸的执信小学至汽车东站(东皋寺)一带,一说是浈江西岸的河滨公园一带(现风采桥西至曲江桥一带)。
我们从现存文献中发现,“榕皋晚眺”一景入选曲江二十四景几经周折。目前可见的文献资料显示,此名字始见于明末崇祯年南海诗人郑赓的词《浣溪沙·榕皋晚眺》,而在清康熙二十六年被韶阳胜景·曲江二十题的“东皋春色”替代。在康熙年间,“东皋春色”被韶州著名学者廖燕的“自题曲江名胜诗”二十二景的“东郊春晓”替代。后来,同治十三年版《韶州府志》、光绪版《曲江县志》的“曲江二十四景”又重新回到郑赓的“榕皋晚眺”。这个过程历时250年矣。
为什么说“榕皋晚眺”“东皋春色”“东郊春晓”为同一地点呢?因《韶州府志》同治十三年刻本,卷二六·古迹略·名胜·曲江二十四景中“榕皋晚眺”条目下将明代郑赓的《浣溪沙·榕皋晚眺》词与清初廖燕自题曲江名胜二十二景之《东郊春晓》诗同时并列录入条目下。可见,“榕皋晚眺”“东皋春色”“东郊春晓”被时人同视为在东郊某一处的景点。只是郑词写夕阳下的秋色,而廖诗赋春天,时令不同而已。据廖燕及郑赓二人的诗词可判断(“东皋春色”暂未见与之相关的诗文),此地应在府城外东郊的水岸边,韶州府城东郊的水即浈江。廖燕与郑赓的诗词如下:
廖燕曲江名胜二十二首之《东郊春晓》:
绿绣东郊处处奇,才分曙色景参差。岚开绝岩曦初透,花绽长堤露尚垂。江岸几家全入画,莺声一路早催诗。同人莫负寻春约,片刻千金是此时。郑赓《浣溪沙·榕皋晚眺》:
老树高吟风四簷,数声秋墜叶中蝉。芙蓉粧冷露娟娟。
碧水沉霞鱼钓后,古巢招月鹤归前。搅人诗思夕阳天。
那么,明末清初时期哪里是郊区呢?按现存的明清韶州府城地图可以判断,当时城区范围相对狭小,按古人的习惯城墙之外即郊区。而当时韶州郡城墙内南北走向为郡城府(中山路)至兴隆街口之间这一段区域;东西走向更为狭窄,为浈武两江城墙之内(现两江边马路即是当时的城墙);面积约为现在小岛片区的一半,人口不足万人。
按郡城图索引,东郊即从东城脚的东大街湘江门外起,沿浈江水岸顺流向南有太平街、新东门、老东门、南门,城墙之外皆属东郊了。按《曲江县志》康熙十二年版的郡治图标注,新东门外有个东郊亭,即现东堤中路军分区大门口附近。那时的东郊沿岸还有太平街、风云雷雨坛、南熏楼等。
从走访老一辈韶关人得知,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韶关市区尚存许多高大茂盛的古榕树,最为繁茂者主要分布在三个地点:一是旧中山公园一带(现市政府);一是浈江西岸,现河滨公园一带;一是九成台至北江大码头一带。以上三个地方中,北江大码头在城西而非东郊,中山公园在城内,这两处皆可认为不是“榕皋晚眺”地。综合来看,“榕皋晚眺”应该是东郊亭至南熏楼一带的浈江堤岸,即现在军分区大门至曲江桥附近一带。
那么,此“榕皋晚眺”一景被“春色”替代多年后又回到曲江二十四景中,如此令韶州人喜爱,其魅力何在?我们再读一下郑赓的词便有答案,肯定是“深秋的晚眺”。而韶州的古人在深秋“晚眺”什么呢?在深秋浈江黄昏的水岸,看江上波光粼粼的“碧水沉霞”;看江岸边高大古老而茂密的榕树林;看一大群倦而知归,盘旋于晚霞中觅巢的飞鹤,即郑赓词中的“老树、秋蝉、碧水、沉霞、古巢、鹤归、招月”,这是多么美丽的一幅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