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期市场存在较明显的流动性压力,甚至出现了明年一季度信贷或将“收紧”的传言。首先稳信心防风险的大局下,很难出现抑制过热的收紧政策。其次当前流动性趋紧,主要来自于财政端的挤占效应,并且银行端已经收到民营信用端投放更多流动性的政策要求下,可能未来存在更多的流动性需求。12月央行仍有降准可能,如果未来货币仍然维持偏宽松格局,对境内偏好将构成持续性支撑;而服务于宽信用的宽货币,也不会对人民币汇率构成压力。
一、政策面:货币与信贷力度理应维持宽松
近期金融委员会为落实防风险、稳民营,及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的方针,针对民营房地产提出了三个不低于。特别第一个不低于“各家银行自身房地产贷款增速不低于银行行业平均房地产贷款增速”,这可能针对当前银行对于民营企业普遍惧贷、惜贷的现象,树立较为激进的修正决心。而当前银行超储率已经长期处于历史低位水平,如果信用需求成功被激活,以当前存量储备可能存在较高的流动性风险。
虽然近期外网披露明年一季度信贷投放力度可能被窗口指导,市场解读为变相收紧,但是结合当前稳信心、防风险的大局,更可能是政府平滑年度信贷节奏的想法,而非简单收紧。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可能对未来有更明确的指导,当下重点关注四季度的投放,或构成较好的路径指引。
二、资金面:财政挤出效应突出
如果简单观察M2与社融剪刀差,2023年持续缩窄,似乎指引今年处于宽信用的大年。但是,背后政府及衍生贷款可能扮演了相当的比重,政府债券占据的社会融资比率逐级抬升,居民贷款相应下降。所以今年权益不仅未能跟随“宽信用”的春风,反而以不断下行的态势呈现。
特别三季度开始债务置换以及特别国债宣发后,挤出效应对流动性的压力显著加大。可以清晰观察到自7月以来,政府债券在7月、10月占局当月社融发生额80%左右,8月、9月重心也显著高于一二季度,财政对于实体融资起到绝对主导的作用。
三、价格面:中枢利率抬升,银行信用利差放大
价格端是反馈流动性是否趋紧的最有效验证,观察DR-007以及SHIBOR隔夜利率的运行中枢,三季度开始同步上升。例如SHIBOR隔夜利率的运行重心,从二季度的1.5%逐渐抬升至当前的1.8%左右。资金面在9月开始出现了明显趋紧的状态。
其次银行间利差,同业拆借的农商行利率与国有大行之间的息差逐渐上行,也体现出市场间流动性趋紧的问题。其中银行间的上行,发生在9月与11月,前者可能更多在于政策发力后宽信用对基层银行流动性更多的需求,后者来源于新增国债及债务置换挤占压力下银行之间流动性的争夺。
综上央行11月6000亿MLF的净投放,较大缓解了银行间流动性紧缺的现状。但是如果后续在宽信用,特别民营地产端上发力,流动性仍然存在较高的紧缺风险。在当前汇率压力不大时,降准仍然可以预期。短期关注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如果继续维持稳健偏宽松的定调,对境内偏好仍然以利好支撑为主;且服务于宽信用的降准,并不会给人民币汇率带来额外的贬值压力。
(范永嘉中粮期货研究院 宏观资深研究员交易咨询证号:Z0014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