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钢材价格走势汪建华:9月钢价易涨难跌

期货之家038

回顾8月钢铁市场,截止31日,期间钢价虽有小幅反弹,但大部分时间处于震荡下跌的运行态势,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下跌89个点,螺纹和线材分别下跌97和88个点,中厚板、热轧价格分别下跌103、132,冷轧价格持平。62%的铁矿石价格上涨6美元,焦炭综合价格指数反弹6个点,废钢价格下跌48个点,从均价上来看,综合钢价、热轧和冷板分别反弹1、32和113个点,螺纹、线材和中板分别回落47、44和17个点。成材弱于预期,原燃料强于预期。不过,在上个月的报告里也明确提及,限产政策落地是反弹的基础,要防止企业限产不积极。展望9月钢铁市场,钢厂陆续控产,钢价易涨难跌,原燃料易跌难涨。

8月份的钢铁市场,不可理喻的是,姑且不论控产政策,在传统的淡季需求回落的背景下,钢厂宁可选择维持产量水平,也不肯压减产量,导致出现钢厂盈利面从64.94%回落到51.08%,钢厂可谓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有些可能连芝麻都没有捡到。

钢厂维持产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阶段性缓解了地方的财政压力,但损害了行业和企业利益,终究是损害了国家利益(从非理性推高铁矿价格上而言)。

展望9月钢铁市场,钢价仍然有阶段性的压力,主要表现在:

首先是供给的压力,从钢联的数据看,8月中下旬日均铁水产量245.6万吨,月底最后一周铁水产量也未见下降,处于比较高水平,对9月上、中旬的市场构成供给压力。

其次是需求的压力,钢联统计的8月建筑材日均成交14.5万吨左右,基建、地产的资金和新开工对9月需求释放仍有拖累,尽管季节性需求会有一定的释放,但总体动能依然不足,压力仍有存在。出口方面,内外价差进一步缩小,海外需求回落,也必将导致钢材的间接和直接出口环比进一步回落。

还有就是,9月原燃料将开启正式的阶段性下跌,对钢价或形成一定的阶段性拖累。

9月钢价即使下跌,空间也比较有限,一是目前钢厂也就一半的企业盈利,而且即使有利润,也是微不足道,钢材再跌个50~100元/吨,盈利的钢厂,或许又要回到30%左右,那个时候不用限产,钢厂也会纷纷主动减产,使得供需再平衡,价格再修复。

展望9月钢铁市场,钢价更容易反弹的主要因素:

一是宏观情绪有所修复。观察8月25日当周国信证券宏观扩散指数,连续两周有所回升,说明经济景气有所提振,特别是季节性标准化后,继续上升,表现优于历史平均水平,更加说明景气回升态势良好。8月29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28日审议《国务院关于今年以来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明确下一步财政五大重点工作之一,是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主要有三大要点: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中央财政积极支持地方做好隐性债务风险化解工作,督促地方统筹各类资金、资产、资源和各类支持性政策措施,紧盯市县加大工作力度,妥善化解存量隐性债务,优化期限结构、降低利息负担,逐步缓释债务风险。还有,认房不认贷政策已然开启,未来可能还有大招,也缓解了压力。

二是钢材是这波商品中反弹幅度偏小的,存在修复空间。观察文华商品指数,从5月底的165.72反弹到8月30日的189.14,反弹了14.1%,螺纹10合约从5月底的3388反弹到30日的3717,反弹了9.7%,少数商品还出现多逼空的翻倍行情。如果只看自身基本面,螺纹的基本面其实不差,且有产业政策(产能、产量双控)加持,更应该有修复空间。

三是9月钢材需求有望季节性回升。从钢联数据观察,8月粗钢产量可能不降反增,估计日均产量或在295万吨左右,而钢联统计的样本库存也就增加33万吨,说明8月粗钢消费在7月同比增10.5%左右的背景下,依旧有可能维持10%左右的同比增长,需求环比也基本没降。9月随着气温下降,洪水灾后的重建,项目赶工等,需求同、环比都有望增加。

根据百年建筑调查,建筑业下游需求:250家企业水泥出库量为562.9万吨,环比+5.05%(前值+1.93),同比-28.3%(前值-31.2)。从区域上看,仅华南受降雨增加影响环比下降,华北、西南、西北、华中、华东、东北均回升。基建重大项目需求:水泥直供量217万吨,环比+4.3%(前值+1.5),同比-4.8%(前值-5.5)。一方面,部分地区赛事召开在即,基建项目有明显赶工期;另一方面,新开工项目增多,接力部分竣工项目的建材需求。房建需求:506家搅拌站混凝土发运量为220.1万方,周环比+2.5%(前值+1.9),同比-21.5% (前值-30.5)。从区域上看,华北由于部分搅拌站拆迁重建,发运量减少,华南雨水增多后发运量减少,而华中、西南、东北、西北、华东环比均提高。政策中长期利好,下游采购量连增三周。8月21日-8月27日,8个重点城市新建商品房成交(签约)面积总计194.23万平方米,周环比增4.7%。同期,8个重点城市二手房成交(签约)面积总计131.98万平方米,周环比增6.4%。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的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看,持续回落,7月同比降至1.6%,存货同比下降0.2%,都处于历史相对较低位置。分行业数据显示,高景气的运输设备、电气机械行业,以及低库存的计算机通信、通用设备等行业出现了补库迹象,说明在建筑材需求回落的同时,制造业用钢需求增长完全弥补了缺口。这种态势还有望继续,或许在9月份,中间需求会有进一步的释放。钢联调查样本数据显示,9月钢结构、汽车和其它用钢行业原料日耗环比分别增加3.23%、8.57%和8.89%,机械和家电行业环比回落4.07%和7.35%。

四是9月钢材供给必然回落。一方面,部分企业亏损倒逼减产检修,另一些企业开始执行限产政策,还有环保管控趋严,也会对一些企业供给释放带来压力。8月15日,生态环境部、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对11起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污染环境案件进行挂牌督办。这11起案件均为生态环境部门主动移送公安机关联合查办,涉及9个省份的几十家企业,既有排污单位,也有第三方运维单位。据样本调查数据显示,9月少数样本企业螺纹产量环比8月或有5%左右的降幅。

由于钢厂因各种原因迟迟不落实控产政策,在1-7月同比多产1728万吨的基础上,8月至少又要同比多产750万左右,也就是1-8月粗钢同比增了2478万吨左右。这就意味着在9~12月的122天里,同比看,平均一天必须少生产20.3万吨,而去年9~12月日均粗钢产量265.4万吨,意味着今年9~12月日均粗钢产量不能超过245.1万吨,这还是按照平控去推算的结果。这意味着年内粗钢日均水平在当前的基础上要降50万吨左右。

所以,从上述角度分析,钢价反弹也不是难事。

从原燃料角度观察,虽然在年初我也讲,市场已经进入到交易脆弱性、焦虑感、非线性和不可理解性的新阶段,最近铁矿价格的持续上涨,虽然也知道一些必然因素(套保空单平仓,人民币汇率贬值,高铁水产量,矿石低库存,等等),但还是交易了许多噪声:一方面,充分交易了247家企业日均铁水不降反增,却忽略了统计局7月日均生铁产量(250.3万吨)环比6月(256.6万吨)下降6.3万吨的事实;另一方面,充分交易了铁矿石相对低库存,却忽略了前7个月生铁同比只增了1789万吨、而铁矿多进口了4321万吨和国产矿增了3459万吨(姑且不说全国铁矿库存是不是真的降了显性库存那么多,钢厂库存降了965万吨);再有,充分交易了进口矿的暴利,却忽略了钢铁生产企业的持续微利甚至亏损;还有,充分交易了钢厂暂时不减产甚至未来不控产的现实和预期,却忽略了双控政策的严肃性和公信力。现在对钢材的极度打压和对原燃料的非理性拉涨,随着9月开始进入政策落地期,从敬畏市场的角度看,二者必将迎来各自合理的回归,原燃料价格下跌只是时间和节奏的问题,幅度方面,挺得越久、涨得越多,未来下跌空间越大。

国际钢协数据显示,1-7月,全球生铁产量7.74亿吨,比去年同期的7.57亿吨增加1700万吨,按照1吨生铁消耗1.6吨铁矿石来测算,比去年同期多消耗铁矿石近2700万吨。其中,中国生铁产量5.32亿吨,比去年同期的5.08亿吨增加2400万吨,多消耗铁矿石3800万吨。其他国家铁水产量同比下降700万吨,铁矿石消耗下降1120万吨。从WSA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生铁产量同比增长4.7%,其增量占全球增量的140%,也就是说,全球铁矿石的需求增量来自中国。但是根据有关统计,1至7月全球铁矿石产量增加6300万吨,过剩2500万吨。从卫星观测数据来看,国际铁矿石过剩产量主要堆积在海外港口和海漂库存当中。钢联铁矿石部门预估海外至少多增了1500万吨铁矿库存。

由此可见,样本和样本数不同,参考性不一样,得出的结论可能更是不同,有一点是,少数样本某些时段的表现,未必跟全部样本的数据,无论是从变化方向上,尤其是变化幅度上看,未必都是一致的,这往往会形成噪声交易,这种交易往往都是一段旅途,而不会抵达终点。

总之,9月钢铁市场,在各项政策进一步加码出台、发力落实的背景下,钢价有望在8月底前后反复探底后迎来真正的反弹。再一次建议钢厂要积极落实控减产量,早减产早受益,贸易商和终端继续积极锁定一些低价资源,积极应用期货或期权工具套利,逢低先多估值偏低的成材,然后逢高空估值偏高的原燃料,或迎来较好的时间窗口。

风险提示:环境在变,观点会变,及时关注最新观点(联系电话:021-26093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