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猪价怎么了今年猪价涨不动了?新的预判来了,“拐点”整整晚了1年

股票投资016

来源:新农观

今年猪价怎么了今年猪价涨不动了?新的预判来了,“拐点”整整晚了1年,第1张

猪价又跌了。

随着猪价再次走跌,把市场仅剩不多的期待也快磨没了。

市场对于猪价的期待是有迹可循的。

在去年的时候,就曾有过预判,猪价有望在今年二季度迎来“拐点”。

原因是第一,生猪产能经过持续的去化,已经回归到了正常保有量的区间,虽然仍处于正常保有量的偏高位置,但是相比之前压力已经小多了。

第二是今年是疫情后全面恢复的第一年,按照以往的规律,市场憋了这么久,一旦放开,大概率会迎来一场报复性的消费增长,从而拉动猪价。

而到了今年7月份的时候,猪价果然涨了。

上涨原因主要是市场情绪的推动。

当大家都期盼着二季度能扭亏为盈的时候,动作也就趋于一致。二次育肥积极性明显增高。

我们都知道,二次育肥对市场的影响不小,比如去九十月份的时候,也是在二次育肥的拉涨下,猪价快速回涨,一度重回20元/公斤以上,市场情绪大增。

今年二季度时也是这样,在看涨情绪的助推下,压栏增多,出栏减少,二次育肥增长,生猪供应阶段性收紧,于是价格上涨,养殖户扭亏为盈。

但是好景不长,正当市场期盼着马上迎来中秋和国庆的时候,猪价却突然跌了。

其实下跌并不意外,因为猪价虽然涨了,但是却忽略了两个致命问题:

一是因为大家都期待上涨,产能去化开始变得缓慢,并且生猪出栏积极性减弱,使得后续生猪市场供给压力增大。

二是消费不及预期。

这一点其实从上半年的表现就可以看出来。

一般猪肉消费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来说,下半年好于上半年,节日消费好于平常消费。

但是到下半年,市场猪肉消费略有增长,但是涨势不大;而节日消费却频频失效。

比如清明、五一、端午等,猪肉的走货并不明显,猪价亦没有得到明显提振。

所以整体消费是偏弱的。

于是到了中秋、国庆,猪价不但没涨起来,反而跌幅更大了,原因就是供应增加了,但是消费跟涨不及时,供需差距进一步拉大了。

然后就到了年底,其实今年的猪价行情已经很清晰了,换句话说,在供强需弱的格局下也没什么牌可以打了,所以今年猪价最多只能小涨,能回到成本线就已经不错了。

但是近期又有了一种新的预判,那就是生猪市场有望在明年的二季度迎来“拐点”,这么算的话,那就意味着,猪市“拐点”预期整整延后了一年。

不管延后多长时间,主要看这个预期能实现吗?

从产能来看,自猪价再次下跌后,养殖端再次陷入亏损,这使得养殖户继续开始被动去化产能。

数据显示,10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210万头,为正常保有量4100万头的102.7%,产能继续回调。

另一方面,这轮猪周期底部持续时间过长,产能淘汰的同时,很多养殖户也退出了市场。

但是消费端仍然是个变量,也就是说,明年消费能否如预期未可知。

再加上生猪产能淘汰的大多是竞争力差的散户,而集团猪场们仍在磨刀霍霍地增产,而且产能效率也有明显提升。

所以明年生猪供应压力依然很大,即便有望扭亏为盈,但利润空间也十分有限,尤其散户的日子会越来越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