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储goonas国储收购释放出价格信号豆市不再迷茫

股票投资012
国储goonas国储收购释放出价格信号豆市不再迷茫,行情图,第1张 热点栏目 自选股 数据中心 行情中心 资金流向 模拟交易

  来源:中华粮网

  连日来,东北大豆产区大的收购主体入市较少,部分挂牌收购的企业还不断下调入库价,产区收购市场缺乏行情导向。10月30日国储收购启动,入库价符合之前预期,或给“迷茫”的豆市引领“方向”。

  “霜降”节气已过近一周,黄河以南及长江上下游气温一直偏高,各地常规类蔬菜生长周期缩短,与越冬类和大棚菜集中涌入市场,以致部分蔬菜供应过剩,部分“以分、以毛”的计价品种被毁于田间地头。价格低廉的肉、蛋、禽等副食品和各类蔬菜供应过剩,居民食材可选择空间较大,从而使得豆制品常年的需求旺季继续推后,豆源转化量大幅低于常年同期。

  东北产区大的收购主体入市较少,部分挂牌收购的企业门前交售车辆稀疏,还“隔三差五”地不断下调入库价,加之国储持续拍卖陈豆、收购迟迟未启动,使得产区收购市场缺乏行情导向。10月30日迎来国储启动,入库价符合之前预期。期货豆一主力合约对现货市场失去拉动效应,加上东北大豆优良率大幅提升,市场有效供给总量大于预期,大多数贸易商持仓量增加,而弱弱的需求适逢运能压力加剧。

  关内豆区受东北大豆质量和价格优势抑制,流通量全面下降,部分区域价格曾向上波动,但很快“刹车”;安徽有部分收购商看到现行价格的低位,联合租库赌市的群体已“初露头角”,其存量也就一两万吨,量虽不大,但在外流迟滞的此时,也适度减缓租库地周围产区的压力。粮源在产地,终端旺季变淡季,而且这种局面继续延伸,赌市风险或难以避免。

  各类蔬菜量足价低,豆源转化难入旺季

  时令虽然过了“霜降”,但黄河以南及长江流域上下游至今未见“霜打的茄子”,萝卜、白菜、花菜、芹菜和不同类速生叶菜、青椒等,在鲁、豫、皖地区集市上以低于成本价售卖,与去年同期如出一辙。去年是因疫情防控导致运输受限,而今年则是气温偏高,速生菜、越冬菜、大棚菜集中入市。阶段性供大于求,将给未来市场带来许多不确定性,集中入市后,也有阶段性供应脱节的可能。

  蔬菜供应充足,肉、蛋、禽价格低廉,居民和各类食堂选择空间较大,而在前两年原材料大幅涨价后、各地豆制品价格上涨至今维持原价不变,市场销售价与其他食材价差拉大,居民对豆制品的用量便明显下降,豆源转化旺季时差进一步收窄。

  各地气温偏高的趋势或在11月上旬缓解,但旺季不旺的时间继续后移,销区市场经过前期的库存增补,加工商在慢消耗过程中,带给产区的便是流通迟滞。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春节前能达常年的旺季时间仅剩两个半月,按往年同期冬季转化最高值计算,月转化食用豆总量130万~150万吨之间,总量约350万吨,加之上市初期至未来旺季的时间节点已进入终端约180万吨,累计为530万吨,能否达到这个消耗值仍是未知数。

  按照今年的大豆生产总量,除去种源和劣等级豆源,能作商品豆向市场流通的总量不低于850万吨,留待春节后,加上不确定的俄豆和其他进口大豆,以及国储、地储轮换大豆和政策性调节储备豆,这些众所周知的市场可供豆源,累加后的总量是蛋白企业和豆制品加工行业难以全部转化的。因此,2023/2024年度食用大豆市场将是中性偏弱的年份。建议南北产区和终端需求主体逢低适度增仓,不宜盲目筹资租仓 “豪赌”。

  东北豆市迷失方向,国储收购“投石问路”

  东北产区可向市场提供的食用大豆总量已确立大于待收前的预期,单产水平增大于减已成现实,高蛋白豆占比历史罕见。特别是黑龙江东部,水改旱大豆面积、单产和商品优良率大幅提高,加上价格优势明显取代运输费率的劣势,外发量不冷不热。产区贸易商大多认为现行价格已进入底部,挑拣优等粮日益增仓,在增仓过程中,看到部分大型企业调价频繁,期货豆一主力合约也失去参考。

  面对上述局面,贸易商把期待行情企稳的重心集中于国储入市。往年10月中下旬,市场化收购或轮换储备二者均会启动一项,有价格导向作参考,今年反而还移至下游拍陈补新。这种“打法”先稳住产区、利于南方分公司轮换,也增加了末端的有效供给。

  国储继江西南昌双向竞价全面成交之后,10月27日又在江苏徐州投拍5760吨,拍陈底价5000元/吨,购新底价5480元/吨,其结果全部成交;陈豆成交溢价120元/吨,为5120元/吨,新豆入库价与底价持平;除去运费和正常应得利润,说明参拍主体对东北产区新季大豆的采购价4900~5100元/吨有一定利润。

  国储通过“投石问路”,向产区释放价格信号。10月30日,国储开始启动市场化收购,黑龙江拜泉直属库有限公司收购价已经公示,为5020元/吨,绥梭直属库为5030元/吨,此价格决定了未来豆市的方向。

  东北产区贸易商的谨慎态度不见放松,各地对蛋白含量39.5%~40.5%的毛粮收购价均控制在4660~4720元/吨之间,蛋白含量41%~42%的毛粮主流收购价4760~4840元/吨,部分蛋白含量43%~45%的优等级品种收购价多在4900~5000元/吨;上述不同规格的塔选商品豆装车价分别为4900~5000元/吨、5100~5160元/吨、5240~5400元/吨。不同豆质和不同区域存在正常的差异化。

  鉴于铁路运力改观缓慢,水运压力和费率同步上升,陆路汽车运输成本全面上涨15%~20%,较远运距的市场除水运地区外,只得等待铁路承运。不同的运输方式和费率的上涨,制约了东北豆源流通,同时对行情运行明显不利。运力短期内难以缓解,也意味着近期东北大豆欲涨有难度,欲跌的概率也较低。随着农户适度惜售,豆源分散存储,收售压力随之缓解。国储启动收购或对大豆行情带来些许利好,因轮出轮入量协调,收储总量明显失去拉升行情上涨的动能。

  关内价格缺乏优势,囤豆赌市风险仍大

  东北大豆质量和价格优势凸显,令许多大型豆制品企业和销区经营主体日益倾向于采购东北优等级豆源;湖北产区豆源流通迟滞,部分优等级品种受苏北同类豆质价格影响,已出现有价无市局面;湖北、河南、安徽的收购商曾介入江苏豆区用散粮车倒运,一度拉动苏北产区行情向上波动,产区间相互“倒腾”,增加了地产豆的供应压力,短暂减缓了苏北压力,但豆源没有得到实际消耗。山东豆区受种子公司提前介入收购良繁品种影响,商品豆收购不得不小幅上调价格,这样倒逼需求端增量采购东北大豆,以致江苏、山东“杂花豆”价格涨上去后又落回来,而末端销售主体已经采购的东北豆尚待转化,限制同等数量关内豆入市。

  关内各地大豆行情稳中趋弱,引发部分主体对后市看涨的欲望,有的大户认为进口转基因大豆现货分销价和外盘期货豆二行情坚挺,国产豆现行价格已低于进口转基因成本,未来进口豆替代减少,便会拉升地产豆价格大幅向上,从而滋生赌市意向。但市场需求下降和未来新季美湾大豆入港后分销价仍存在较多不确定性,筹款、租库大批量囤积豆源,只能给当地行情短暂减压,未来风险依然较大。

  苏、鲁、豫、皖产区“杂花豆”除筛选设备不同存在的价差外,区域间达标水分的优等级商品豆主流装车价5700~5900元/吨;湖北机收“杂花豆”装车价6060~6100元/吨,因向下游输出占据一定的运输优势,价差在正常范围,但流入同一市场或企业与东北豆相比已失去往年的质量、价格优势。

  苏北的南通、盐城、淮安等地“大乳白”面积增幅大,但今年籽粒偏小,装车价6300~6360元/吨,其蛋白含量在45%左右,市场接受度不明显;而“黑脐王”今年质量较好,往年大多商品豆装车价低于“大乳白”100~200元/吨,上周“黑脐王”装车价由6300~6360元/吨上调至6360~6440元/吨。

  江苏这类优等级品种市场需求多为做油炸类豆制品,每年价格与湖北同类型“早熟537”和“冀豆12”相差不明显。当前,“早熟537”主流装车价6900~7100元/吨,“冀豆12”除第一批上市的菜茬口报价6900~7000元/吨外,中期上市的主流装车价6500~6600元/吨,相比江苏豆明显缺乏优势,有价无市现象仍将继续。

  综合南北大豆产区情形,由于终端经营主体近期均适度增补一定量的豆源,受蔬菜和各类副食品供应充足及价格低廉影响,市场转化需要一个过程,鉴于销区市场库存均不太明显,预计至11月中旬气温全面下降后,各地流通量将稍有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