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价是否会重回十年前的走势,是当下上下游产业链特别关注的疑问。
与十年前前相比,当前的产业链上下游发生了那些变化呢?
一方面是钢铁行业集中度有所提高,电弧炉短流程炼钢占比增加。钢铁企业的兼并重组加快。协同能力提升,单体规模300万吨以下的高炉转炉工艺路线钢厂数量大幅降低,行业集中度大幅提升。
另一方面是煤炭行业供给侧改善,中小煤矿大量退出,煤炭行业的私挖滥采现象得到遏制;焦煤资源日益枯竭,洗选回收率下降较为明显。焦煤生产的集中度也是提高。
此外钢铁生产企业转型升级,十年前建筑钢材比重较高,十年后建筑钢材产量大幅降低,工业材产量大幅提高,占比提升;制造业的韧性理论上强于建筑业的周期性。对钢材消费的支撑作用较强。
海外格局方面,东南亚印度等海外市场的需求相较于十年前明年提升,但全球的冶金原料供应方面,仅中国主导的产业资本对铁矿石资源进行了投资,其他焦煤资源,全球资本几乎无投资,这体现在2023年海外澳大利亚市场的主焦煤,以及国际市场焦煤的报价一直远高于国内焦煤市场几百块。推动了山焦集团进行了部分焦煤出口业务。从产业格局上来看,炼铁产能增加的同时,焦煤供应端出现了供给瓶颈。从这个角度看,焦煤的供给上限决定了年度铁水产量上限,以及粗钢产量上限。必然是通过价格作用调节、压制相应的生铁产量、粗钢产量。
当然也许随着氢基还原炼铁工艺的日益成熟,未来对焦煤的需求下降也未尝不知。
十年后,地产端受新生人口下降,以及住房市场人均面积增加,房地产市场的用钢需求,受地产销售,新开工等综合因素影响,下降较为严重。
而地方政府因为卖地收入锐减,对基础设施建设也显得力不从心。这一端属于对建筑用钢需求的下滑较为严重。
十年后制造业出海,低端产业向东南亚转移,以及赶上东南亚的基础设施建设启动期,叠加全球供应链再平衡,库存周期的变化等,相关的潜在需求增长前景依然有值得期待的地方。从钢材出口来看,2014年/2015年钢材过亿吨的出口,是以价格下跌,以价换量取得的,而2023年钢材出口重回9000万吨大关,则是在热轧板卷价格一路上涨中实现的。且钢材的出口从十年前以坯料、长材为主,切换到以板材为主。
十年后制造业转型升级取得实质性效果,出口中工程机械设备、机电设备、光伏、新能源等比重大幅增加。
十年前相对于以市场化进行过剩产能淘汰,现在则相对而言,在产能置换之后,这些钢铁产能反而不是过剩的落后产能,而是高端先进产能。这体现在板卷的出口占比上。且新的装备效率高,行业集中度高,钢铁生产企业的转换能力也得到明显提升,即轧钢能力普遍大于炼钢能力,产品调剂能力也非常强。且负债率大部分企业降低,主动减产的积极性提高,不会出现因为保现金流而勉强维持生产,低价倾销换现金的模式。
从十年后来看,产业格局变化最为明显的就是焦煤侧,煤炭行业的集中度大幅提高,民营小煤矿大量退出,私挖滥采现象得到遏制,产能/产量控制力较强,而随着安全生产日益重视,因安全导致的减产也日益增多。焦煤产量端下降较为明显,且焦煤的洗选回收率下,焦煤的原煤就如同铜矿的原矿一样,资源日益枯竭,且品位品质下降。而需求端又保持增长态势。
十年之后,国际局势来看,中美关系发生了裂痕,世界处于剧烈的变化前夜,因疫情影响,美元滥印超发,欧元区放水,整个全球货币总量相较于十年前大幅增长,全球资源型商品通胀的迹象较为明显。
十年之后,国际海运费居高不下,相较于十年前,海运费的大幅下跌,也不可比拟,带来的是对铁矿石到岸成本的影响。
对比十年前与十年后,产业格局不同,国际局势不同,钢价的走势就会相同吗?
另欧洲央行可能在6月6日启动降息,全球是否会二次通胀,也需保持紧密关注。
悲观者正确,乐观者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