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系列解读三|新发展格局下创造钢材消费新场景

期货之家016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是关乎工业稳定增长、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领域。8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印发《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明确2023-2024年稳增长主要目标,提出四大行动12项工作举措。《工作方案》从加强钢结构推广应用、扩大重点领域消费需求、提升钢铁产业链国际化水平等三方面入手,积极拓展钢铁应用场景,形成有效的需求牵引,多措并举推动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

一、《工作方案》强调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举措

“十四五”以来,我国钢铁工业迈入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持续提升供给质量任重道远。当前,钢铁行业面临需求不足、效益不佳的突出矛盾。《工作方案》提出统筹考虑供给与需求,着力提升钢材供给质量和保障能力,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在需求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推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补短板、锻长板、强基础,支撑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优势产业巩固延伸、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同时,加强政策协同,优化市场环境,激发行业活力,提振企业信心。在供给端,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适配性,加大研发和技术改造的投入力度,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力和安全性,以自主可控、高质量的供给适应满足现有需求,创造引领新的需求。

二、《工作方案》指明了扩大重点领域消费需求的工作方向

(一)产业协同、示范推广,构建以钢结构为桥梁的升级消费场景。我国钢材消费结构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钢结构市场潜力巨大。《工作方案》指明了实施以推广钢结构桥梁和住宅为主攻方向的钢铁应用拓展计划,鼓励有条件地区的公共建筑改造优先采用钢结构,在桥梁、地下管廊、地下通道、海洋结构、装配式建筑等领域积极推广应用钢结构。大力推动钢结构建筑产业,是促进我国钢铁行业消费升级的重要手段,将有效带动我国钢材高端化发展。

(二)建立机制、产需对接,搭建以绿色化为主线的拓展消费场景。建立深化钢铁与船舶、交通、建筑、能源、汽车、家电、农机、重型装备等重点用钢领域的上下游合作机制,开展产需对接活动,加强上下游企业的互联互通,积极拓展钢铁应用场景。落实扩大汽车、绿色智能家电消费以及绿色建材、新能源汽车下乡等促消费政策措施,挖掘风电、光伏发电等领域消费潜能,扩大钢材消费需求。钢铁企业应将产品发展与绿色消费领域用钢需求相匹配,构建绿色制造与绿色供应链,加快推动产品与服务绿色化。

(三)标准引领、品牌培育,拓宽以产业链为纽带的国际消费场景。优化调整钢材产品出口政策,完善高技术含量产品分类,积极支持企业融入国际供应链体系,提高国际竞争力。参与高质量标准引领行动,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活动,推动国际间检验检测认证结果互认,加强与国内装备、技术、服务等协同走出去。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培育企业参与国际合作新优势,形成创新能力更强、附加值更高的产业链,进一步提升产业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

三、思考与建议

“十四五”是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新一轮市场下行周期,各地方和各企业要认清当前形势,积极落实《工作方案》,抢抓机遇谋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快结构转变,实施产品升级。随着中国钢铁需求总量逐渐下降,我国钢材消费品种结构正在发生较大变化,传统建筑用钢筋、线材等比重下降,板材、型钢和焊管比例逐渐上升。下游用钢行业的消费变化促使钢铁工业向供给高端化发展,地方政府需在高端产品、技术创新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和保障。钢铁企业需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及时研究制定符合未来需求的产品发展战略,优化提升技术工艺,加快研发推广新材料、新品种,积极推动产品结构转型升级。

二是加强产业延伸,与消费主体紧密衔接。地方政府围绕上下游产业链延伸需做好配套支持,统筹当地资源,主动扩大对外交流合作,更好融入全球供应链,提高我国全球供应链安全水平,打造竞争新优势。钢铁企业需紧密对接客户需求,加快由生产商向服务商转变,发展剪切、配送等增值服务,建立完整的关键客户管理和服务体系。同时,以供应链服务为抓手,采用现代互联网、大数据、数字化、智能化等新技术,实现全流程高效协同,构建起畅通循环的钢铁现代流通体系。

三是加快关键技术标准研制,引领钢铁行业提档升级。地方政府需健全标准引领激励奖励机制,形成市场驱动、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社会参与的标准化工作格局;引导搭建覆盖钢结构建筑企业、钢铁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全产业链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适应发展新需求。同时,行业企业应积极参与构建完善钢结构标准体系,强化并保障关键技术标准的有效、高效供给,引领钢铁行业提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