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韶关日报
本报讯 昨日,市政府与浙江农林大学在杭州举行签约仪式,科学合理开发利用韶关林业资源,完善竹产业发展长效机制,携手推动韶关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多赢局面,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韶关样板。浙江农林大学党委书记朱斌、市委书记陈少荣出席签约仪式并致辞。
根据协议,合作双方将共同推动韶关林竹产业高质量发展;韶关林竹产业发展研究院建设;建立双向互通的人才交流机制;与在韶相关学校合作办学。
朱斌指出,浙江农林大学致力于助力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坚持把论文写在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征程上,通过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农民。今天校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浙江农林大学从此与韶关成为一家人。希望双方以此次签约为契机,构建定期高效的沟通机制,选派优秀人才到对方相关部门锻炼学习,建立双向互通的人才交流机制和常态化沟通联络、交流协作机制,年初开清单、年中对清单、年末结清单,齐心协力把好事做得更好。希望双方围绕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需求,紧紧盯住经济发展最迫切、农民反映最强烈的实际问题,在生态文明建设、地方产业发展、双方合作办学等方面开展更深层次合作,开辟合作新亮点,深化合作新模式,为广东、浙江乃至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希望韶关市委、市政府在科研创新、科技推广和成果转化等领域给予学校更多的指导和帮助,为学校师生在韶开展科研工作提供生活上的便利。学校将集聚全校优势资源深耕韶关沃土,助推韶关乡村振兴和“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建设。
陈少荣指出,韶关是广东最大的毛竹生产基地和竹子主产区,发展林竹产业优势明显、空间广阔、潜力巨大。浙江农林大学是全国最早开展竹子专门化教育的高校,拥有国内最早成立的竹类研究所和顶级的竹子研究专家团队,在技术研发、政策研究、产业体系建设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与经验。此次签约合作,涉及产业发展、创新平台建设、技术支撑、人才交流等众多领域,将为韶关林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增添强劲动力,成为校地合作、互利共赢典范。 韶关将抢抓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等重大机遇,加快培育林竹资源,发展林竹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以“不能说不行、要说怎么办”的理念,竭诚当好“店小二”“服务员”,推动合作项目无障碍推进、无障碍建设投产。希望浙江农林大学发挥平台、人才和科研优势,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在韶关落地转化;市有关部门要尽快根据协议梳理项目清单,扎实做好项目要素保障,落实好地方人才政策。
仪式前,陈少荣参观校园建设、环境打造,了解浙江农林大学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并前往校园内的国家木质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能实验楼,了解科研人员在竹木材料领域研究的新技术和新成果。他要求,市直有关单位要加强与学校下属科研院所及专家学者的沟通对接,大力推进科技招商和创新资源集聚,为科技成果在韶转化提供良好的应用场景,不断提升韶关竹木资源价值,构建辐射大湾区的高端竹木产业链条。
浙江农林大学副校长吴家胜主持仪式,浙江农林大学原党委副书记、竹子研究院名誉院长方伟,市领导邹振宇、颜玉明、蒋红林、蒋文泓,浙江农林大学竹子研究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专家学者,江西筠剑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和市直有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