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皮影戏

期货之家020

来源:韶关日报

  童年时代,有记忆的娱乐节目少,看得比较多的算是皮影戏了。 

  皮影戏是传统戏剧,又称“灯影戏”“影子戏”等,在我国历史悠久,是真正的舞台戏,是一种用兽皮或纸板剪制形象并借灯光照射所剪形象而表演故事的戏曲形式。其在我国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皮影戏。 

  幼年在山村度过,电影、电视对于山村孩童来说比较遥远,极少有机会看,能够消受的一般只有皮影戏。皮影戏真正的演员,就是在幕后操作的艺人,大多只有一人,姓甚名谁,观众一般不知道,也没人关注;演员是什么样子,没多少人看见,也不需要看见;演员是不需要化妆的,更不必讲究衣着,随时都能上演;皮影精致与否关系不大,灯光不必绚丽,也讲究不了——大多只是煤气灯一盏,观众的注意力在“故事”上。皮影戏故事性很强,一部戏,演得跌宕起伏,观众的心情随着剧情而喜怒哀乐。舞台由几张餐桌架成,拉起一块白布即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却能吸引老老少少,人人欢呼雀跃,个个笑逐颜开。 

  每逢村里演出皮影戏,傍晚必早早去“订位”。皮影戏演员的记忆力、表演力和体力,至今让我惊叹。整部戏的所有台词都在他们的脑海中,什么时候快、什么时候慢,抑扬顿挫、喜怒哀乐,上一秒在哈哈大笑,下一秒就能嚎啕大哭。更为神奇的是他们模仿马、狗等动物的动静跟真的一样,一张嘴,什么声音都能发出。对一切都好奇的我,当时钻进“舞台”一探究竟,做梦都没想到,在外面看起来热热闹闹的戏,里面只有忙乱,到处挂的都是物件,演员是一名彪形大汉,差不多光着膀子,汗流浃背,还一刻不懈怠地表演,男女老少的声音张口就来。 

  皮影戏种类繁多,各地方有所不同,皮影戏区别主要在声腔和剧目方面,至于影人制作和表演技术则大同小异。独特的唱腔,配上跌宕起伏的锣鼓声,将白布上各种人物展示得活灵活现。影人一般是先将牛皮或驴皮、羊皮刮去毛血,加工成半透明状后再刻制上彩,其雕绘工艺讲究刀工精致,造型逼真。影人一般分头、身、四肢等几部分,均为侧影,头部附有盔帽,身部、四肢皆着服饰,涂油彩后用火砖烘烤压平即成。演出时将影人的头插于身部,身与四肢相接,同时在身部和两手安上三根竹扦,即可操作演出。除了人物造型外,还要刻制一些砌末道具、桌椅和景物造型,以便配合表演。 

  皮影戏是光与影的艺术。道具主要为影窗,俗称“亮子”,一般高3尺,宽5尺,最高不过4尺,宽不过6尺,以白纸作幕,以便单人操作。其次为油灯一盏,用以映射影人和表演动作。 

  皮影戏是我国重要的民间传统艺术,形成时代尚无确考,但据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其至晚在宋代已经成熟并盛行,其被誉为“电影的鼻祖”“最早的卡通动画”,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可惜在电灯取代煤油灯之后,皮影戏似乎一下子就消失了。现代影视艺术对皮影戏的冲击很大,观众和演出市场日益减少,许多皮影戏面临消亡的危险,亟待抢救与保护。现在皮影戏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希望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光大。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其实戏永远都演不出人生。每个人的记忆都是自己的私人文学,一旦介入“私”,就无奇不有。皮影戏演历史,借古讽今、以古为鉴,循循善诱、传承美德,重在精神层面,有说教作用,传导正能量为主;而现代的电影、电视剧,有的倡导价值观不明显,有的镜头过于“出镜”,有点良莠不好分辨。 

  回首岁月,儿时看过的《西游记》《岳飞传》《白毛女》《八仙过海》等,至今还留记忆,而很多看过的电影记忆反而没那么清晰了。虽然留在记忆中的戏子少之又少,但是历史和生活中的“戏”比比皆是。无数经典剧集一演就是几百年,一代人又一代人演,一个王朝又一个王朝演,从达官贵人到乡野百姓都喜欢看。城头变幻大王旗,“戏”一如既往上演。多少年来无数人出演,演的都是那个角色,说的都是那些词,唱的也是那些调。看的人看了之后跟着唱,进入生活、进入劳动、进入心灵。那些戏不管怎么演,“本子”都经久不衰。有人说演的是精神,也有人说演的是文明,其实演的是大众骨子里的习好。 

  戏子艺人在古代地位身份是不高的,属于下九流。上九流是官、士、农、工、商等职业阶层,中九流是有一技之长的阶层,下九流是底层服务性行业。古人把戏子排在末流,有认识落后的局限,但是不是也是刻意敲打?但正是这些身份卑微的戏子艺人,服务和丰富了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 

  演戏的人在台上,看戏的人在台下。戏里戏外,人生如戏又不如戏。如戏的人生总让人感觉不够真实,善于演戏的人,终究难以载入史册,难成大人物也难成气候。只有心装人民群众,造福百姓福祉,真真切切为民办实事好事的人,在历史和人民中终会有一席之地。 

  怀念童年的皮影戏,戏鉴人生,让我在纷繁的人生中多了一份清醒与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