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 记者 王宁
石油和化工是我国重要支柱产业,产业链条长、产品种类多、涉及领域广,与国民经济联系紧密。8月3日,在“2023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形势分析会”间隙,《证券日报》记者通过对与会专家、产业和期货人士等采访了解到,在当前外部环境严峻复杂、国内经济恢复向好态势仍需巩固背景下,中国石化行业稳定经营面临较大挑战,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迫切,需要诸多“帮手”来助力。而近些年期货市场围绕服务石化行业大胆探索,已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石化期货衍生品体系,服务石化企业风险管理、助力行业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
处于转型关键期
“我国石化产业近些年取得很多进步。例如,产业规模全球领先、机制水平明显提升、安全绿色发展等深入推进。”国家发改委产业发展司相关人士表示,我国石化产业正在加速向产业园区化、炼化一体化、装置大型化、生产低碳化、产品高端化转型。但是,对照石化强国标准,我国石化产业还存在布局有待优化、结构矛盾突出、竞争力不强和绿色低碳转型有待提升等问题。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傅向升表示,我国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新挑战,同时也存在新机遇。今年上半年,原料和产品价格出现下滑,国内外市场需求仍有待恢复,石化产业营收和利润有所下降;但同时也有积极向好因素,包括主要产品产量和消费量双增长、企业数量和投资规模双增长等,这将成为下半年石化行业运行持续好转和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
“从挑战方面来看,全球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是最大影响因素。”傅向升表示,转型升级是应对困境的重要举措。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首先要做好产品的高端化、差异化,其次要做好绿色低碳转型,还有炼油企业向原料轻质化和减油增化的转型。但是,也应该看到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预计下半年发展将好于上半年。
衍生品长期助力
浙江逸盛石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逸盛石化”)相关人士向记者讲述了一则从“不接受”到“离不开”的期货故事。早在2007年至2010年,国内精对苯二甲酸(PTA)产能缺口大,行业处于高景气度周期,开工率也在较高水平,加工利润丰厚,是PTA行业的“黄金时代”。部分工厂认为,PTA期货价格制约了现货价格上涨,因此出现抵触情绪,对期货“不理解、不承认、不参与”。
“不过,2011年后PTA企业新装置大量投产,产能过剩问题开始出现,市场步入景气下行周期,企业利润压缩,部分高成本装置出现亏损。”上述逸盛石化相关人士表示,彼时身处行业寒冬当中,部分PTA工厂开始采取新兴的贸易模式保障利润,这种新兴的贸易模式就是利用期货市场开展套期保值。“公司在和下游聚酯厂签订现货长约的同时,探索利用期货市场锁定利润。至此,衍生品在PTA产业引起广泛关注。”
截至目前,国内PTA生产企业大多已参与PTA期货交易,合计占全国总产能的94%。越来越多的石化企业意识到,单纯依靠传统的经营模式无法有效管理经营风险,而期货工具不仅提供了稳定的价格保障,还带来更多经营灵活性和竞争优势,进而助力企业追求卓越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并以此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厦门国贸石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贸石化”)是一家PTA供应链综合服务商。国贸石化相关人士告诉记者,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以及升级迭代的行业竞争,传统经营思路在市场出现剧烈波动时显得捉襟见肘,企业经营者如果被动“躺平”,有时可能陷入破产的境地。但有了期货等金融衍生品工具的辅助,企业经营者可以打开思路,合理利用期货市场优化库存结构、降低财务和物流成本,锁定经营现金流,从更长的时间维度去管理工厂的生产运行,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郑州商品交易所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多年来,郑商所立足产业企业风险管理需求,加强品种研发布局,先后上市了PTA、甲醇、短纤、尿素、纯碱等石油化工期货品种。这些品种与现货市场不断融合,期货价格信号功能逐步发挥,服务产业的场景日益丰富。以PTA为例,目前国内95%的PTA现货贸易按照“期货价格+升贴水”的方式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