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转内需的坏处出口转内需中国PE行业如何悄然演变

期货之家018

导语

2023年中国PE整体处于内忧外患局面,内有装置扩能和替代品替换,外有海外货源流入及海外订单转移。同时还受宏观形势影响,面对出口订单下滑,国内逐渐开始转内需。中国PE及塑料市场在面临不同环节的压力下,又是如何去破陈规求发展,发生了哪些变化?

2023年面对愈来愈复杂的全球宏观形势,虽然国家提倡经济“转内需”,然而国内需求恢复存在一定周期性,各行业多陷入出口缩减/内需动力不足的局面。转换到PE视角,近年来国内供应增速大于需求增速,2023年国内产能继续增加,进一步加剧了PE供需错配局面。多重因素下,导致一季度以后PE整体陷入“强预期弱需求”局面。二季度下游进入传统需求淡季,导致上半年国内PE价格整体不及2022年上半年同期水平。

以华东大区线性市场价为基准价,上半年国内LLDPE产品价格均价在8196元/吨,较去年上半年同期下跌8.42%,并持续低于近五年历史价格均值。随着“金九银十”逐渐来临,下游订单有所跟进,终端工厂适量逢低补仓,带动8月份国内LLDPE价格上涨,并高于五年均值水平,均值8252元/吨,较上月环比上涨1.69%,同比上涨4.28%。

出口转内需的坏处出口转内需中国PE行业如何悄然演变,第1张

随着近几年国内PE供需错配局面不断加剧,叠加原油成本高位下导致生产企业毛利不断萎缩。2022年以后企业生产意愿开始降低,部分生产线选择停工或是降负荷运行。

2023年国内广东石化/揭阳石化等新投产能集中释放,低价货源再次流出市场,导致企业生产毛利不断下降,部分企业甚至陷入生产亏损局面。面对这一情况,国内PE企业多数维持降负荷生产,上半年产能利用率整体均值在82%左右。7月份处于下游需求淡季,国内生产企业纷纷进入集中检修季,整体开工负荷下降至75%左右,8月部分企业检修结束,整体开工提升至79.5%,但依然部分企业持续降负荷生产。

出口转内需的坏处出口转内需中国PE行业如何悄然演变,第2张

2023年中国PE整体处于内忧外患局面,内有装置扩能和替代品替换,外有海外货源流入及海外订单转移。同时还受宏观形势影响,面对出口订单下滑,国内转内需提振带动下,华东/华南作为主要消费区域整体优势较往年出现较明显下滑,反而华北/华中/西南等内陆区域生产及价格情况整体好于沿海区域。中国PE及塑料市场在面临不同环节的压力下,也是积极去打破陈规不断转型升级更好求生存。

面对高成本生产,企业在不断打破陈规求创新和转型。其中石化生产企业,面对生产线众多,部分产线产能小且设备老旧的问题上,纷纷选择对新旧产能进行升级转型和淘汰。大庆石化/兰州石化/齐鲁石化/茂名石化/扬子石化等企业更是纷纷加大新产品研发升级力度,从传统的通用料市场逐渐向专用料市场开发,其中茂金属/POE/瓶盖料/CPE专用料等方面领域均有所突破,产量较前期有所增加;贸易商环节则是维持低库存状况不敢贸然补仓备货,并加大对华中/西南等内陆区域销售和开发;下游制品加工企业随着通用料领域盈利空间收缩,多侧重和集中于专用料及更高端领域的开发生产。

面对错综复杂的大经济环境下,各行业的改革也在不断推进,困境与突破成为了全年整体行业的聚焦。降本增效,细分领域,提升服务也成为新时代核心竞争力。在行业变革浪潮中奋勇直前,在挑战中更好的发现机会,未来聚乙烯行业定会开出新的篇章。

文|李雪菡、杨静

来源|卓创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