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钢铁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如何?
- 2、可转债值得申购吗?
- 3、转债占比什么意思?
钢铁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如何?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目前,全球钢铁工业的大部分产能主要集中在中国、日本、美国、印度、俄罗斯、韩国以及欧盟。
据国际钢铁协会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钢铁产量达到18.08亿吨,比上年增长4.6%。其中,中国钢铁产量为9.283亿吨,同比增长6.6%,占据全球钢铁产量的51.33%;印度位居第二,钢铁产量为1.065亿吨,占全球钢铁产量的5.92%;日本居第三位,钢铁产量为1.043亿吨,占全球钢铁产量的5.75%。综合来看,我国的钢铁产量呈现逐年增加态势,且稳居全球靠前 。
行业集中度仍有上升空间
随着世界范围钢铁的需求增长和产能竞争,导致世界钢铁产业的竞争格局日益加剧,并由此出现了世界钢材市场一体化进程加快、全球钢铁工业兴起新一轮购并联合重组浪潮、高附加值产品所占比例日益提高等竞争趋势。
根据英国行业研究机构《金属通报》(Metal Bulletin)2019年6月公布的2018年全球钢铁企业粗钢产量排名来看,2018年全球共有130家钢铁企业入围。其中,分国家来看,2018年,中国共有66家企业入围排行榜,印度有五家企业入围,日本有五家,美国有五家,俄罗斯有七家,韩国有三家,德国有五家入围。
结合国际钢铁协会统计数据,2018年日本前三家钢企产量占日本总产量的79.8%,美国前三家钢企占比为54.0%,韩国前三家钢企占比93.2%;同期中国排名前十位的钢铁企业粗钢产量总计达到3.27亿吨,产业集中度(CR10)仅为35.3%,而且这一数据距离工信部发布的《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中的行业集中度达到60%的目标也相差甚远。总体来看,我国钢铁行业的企业竞争较为激烈,我国钢铁行业集中度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以上数据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钢铁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钢材是钢锭、钢坯或钢材通过压力加工制成的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材料。钢材行业分析,近几年,我国钢材供需关系有效改善,国内钢材市场出现利好,价格呈上涨态势,同时原燃料价格增长也支撑了钢材价格的上涨趋势,钢铁企业经营状况有所好转,但仍低于工业行业整体水平,企业负债率仍居高位。
2016年2月《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发布以来,2016年、2017年成为钢铁去产能工作大改革、大推进的关键两年,尤其是2017年号称钢铁去产能的“攻坚之年”。钢材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从政策实施效果来看,随着过剩产能的化解,钢铁供需矛盾逐步缓解,钢铁价格合理上升,钢铁企业盈利能力不断恢复,行业整体呈现持续回暖态势。《意见》工作目标明确表示,在近年来淘汰落后钢铁产能的基础上,从2016年开始,用5年时间再压减粗钢产能1亿-1.5亿吨,行业兼并重组取得实质性进展,产业结构得到优化,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产能利用率趋于合理,产品质量和高端产品供给能力显著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好转,市场预期明显向好。
2017年,得益于钢铁去产能顺利推进,钢铁市场整体供需矛盾出现了明显缓解。进入4季度,为进一步强化空气污染治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钢铁企业采暖季实施严格的环保限产措施,钢厂高炉开工率明显下降,鉴于河北、天津等地钢铁产能在全国总体产能中的重要地位,京津冀钢铁企业的限产将明显影响短期供给。根据国家统计据数据,2017年4季度钢铁主要产品产量增速明显下降,这将带来一定程度的供给缺口。由于北方地区采暖季将于2018年3月15日结束,因此钢铁企业环保限产将会跨年度执行,同时也将市场供给缺口延续到了2018年1季度,自2季度始钢铁产能才会逐渐放量从而对供给缺口进行有效弥补。短期内会出现供不应求局面,但长期来看,供过于求的基本面仍未根本扭转。
2018年1月8日,工信部公布修订了《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钢材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在产能置换区域、置换条件、置换范围、置换流程、置换监督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通过严格执行相关条例和办法,加大产能置换审核力度和监督惩罚力度,目的就是要严禁以任何理由新增钢铁产能,防止钢铁产能再次陷入过剩的局面;努力维护供给侧改革成效,助力钢铁行业的运行环境更加健康平稳。
目前,我国钢铁行业属于饱和状态,价格说实话也在互相的恶意竞争,只有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设备力量,才能让国内钢铁产品不仅仅是卖给国人,甚至能漂洋过海,变成真正的好钢。以上便是钢材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所有内容了。
钢铁行业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钢铁行业产业集中度低、创新引领能力不足、绿色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等行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威胁与机遇并存。
近期钢铁需求增速相比18年有所滑落,钢价有下行压力。
低碳绿色发展是钢铁工业实现转型升级战略发展核心内容和关键,也是实现钢铁强国的战略目标。只有充足的环保投入、确保环保达标排放的钢铁企业才能得到长足发展,否则生存空间将越来越小,直至淘汰退出。
获取成本越来越高,行业进入门槛显著提升:拥有合规产能,且产能规模靠前的钢铁企业其规模效应将更加显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拥有一定优势。
未来行业将加快兼并重组的步伐,特大型企业、行业引领型专业化企业、区域主导型企业和区域特色型企业共存的格局,市场竞争渐趋有序,行业集中度显著提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行业组织结构调整作出了明确的目标,到2025年,钢铁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中国钢铁产业60%-70%的产量将集中在10家左右的大集团,其中包括 8000 万吨级的钢铁集团3-4家、4000万吨级的钢铁集团6-8家和一些专业化的钢铁集团。
未来,钢铁产业的转型要通过转变发展和经营方式,加快实现由传统速度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依靠投资拉动提供生存空间向创新增效获取利润发展空间转变;通过全面优化技术结构、组织结构、布局结构等方面的结构性改革实现对行业的全面优化升级,最终实现钢铁产业能够持续满足经济社会需求、能够与社会环境和谐友好,钢铁材料能够持续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
钢铁行业资本运作概要
由于工作的原因,走访过很多钢铁企业,中国一度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有钢铁厂。随着中国重工化的进程,钢铁行业2005年已是产量全球靠前 (但大而不强)直至成为产能过剩行业。
一、行业的上市公司
截至2018年11月19日,A股钢铁行业共有上市公司32家。按照市值大小排序为:宝钢1,601亿、包钢670、鞍钢422、沙钢355、河钢314、马钢292、太钢不锈269、三钢闽光256、华菱钢铁222、首钢202、柳钢188、新钢180、新兴铸管175、山东钢铁174、南钢165、重庆钢铁151、杭钢147、方大特钢140、韶钢松山136、本钢板材134、酒钢宏兴117、凌钢83、安阳钢铁79、八一钢铁60、常宝股份49、久立特材46、永兴特钢41、西宁特钢41、大冶特钢39、*ST抚钢35、金洲管道28、武进不锈22亿
从所有制角度而言,上市公司以国有控股为主,少数几家为民营。从区域角度而言,几乎每个省都有至少一家钢铁上市公司。
行业总市值6,832亿、行业2017年度收入为13,302亿、利润736亿、资产为16,602亿、净资产5,828亿。行业估值PE中位数5.85,PB中位数1.14。
二、行业的IPO情况及资本运作
行业大型上市公司几乎在2001年之前上市的。2005年以来,钢铁行业的IPO案例仅有:武进不锈、永兴特钢、常宝股份、金洲管道、久立特材、重庆钢铁、柳钢股份、三钢闽光。
该行业重大的并购重组案例为:沙钢股份类借壳*ST张铜,但目前拟转型为IDC业务;济南钢铁换股吸收合并莱钢股份重组为山东钢铁;唐钢股份以换股合并邯郸钢铁和承德钒钛重组为河北钢铁;宝钢股份换股合并武钢股份(上市公司之间的吸收换股合并,市场化的案例较少)。华菱钢铁终止了钢铁置换金融业务的重组
此外,钢铁行业的服务企业如欧浦智网(钢铁电子商务及物流企业)、上海钢联(我的钢铁网)已IPO
宝钢股份的资本运作可圈可点,2000年IPO融资78亿,2005年公开增发256亿,2008年可转债100亿,吸收合并武钢股份,奠定行业龙头地位。
三、行业的基本情况
我国钢铁区域总体分布特点为“东多西少、北重南轻”,内陆多、沿海沿江较少,从地理位置分布的角度来看,钢铁产量和产能集中在北方和中东部地区。
我国的钢铁工业布局,在新中国成立以前,约有80%~90%产能集中在东北地区。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以及上世纪50 年代的“三大(鞍山、武汉、包头三大钢铁基地)、五中(京晋皖湘川)、十八小”和60 年代的“三线建设”,使我国的钢铁工业布局十分分散,目前除** 外,每个省都有钢铁企业。
2017年,生铁、粗钢、钢材产量分别为7.11亿吨、8.32亿、10.48亿,同比增长1.89%、5.7%、0.89%;2017年粗钢表观消费量7.67亿吨,同比增长11.5%;受制于钢价、汇率、贸易保护等因素,累计出口钢材7,563万吨,降幅30.61%。2017 年行业去产能目标为5,000 万吨,截至2017 年底已超额完成,且去除1.4亿吨地条钢,行业供给端明显收缩。
我国钢铁行业集中度依然较低。以2015年为例,日本CR4为83.3%,美国CR4为70%,欧盟CR8为64.9%,而中国CR10仅为34.2%。
钢铁行业的上游企业主要是提供铁矿石、煤炭产品的企业,铁矿石、煤炭是钢铁行业生产经营的主要成本构成部分。
钢铁下游消费主要来自基建、房地产、机械和汽车等行业。基建和房地产是钢材消费最主要领域,占钢材总消费量的约50%,机械、汽车占比分别约为20%和10%。
钢铁产品销售模式以经销为主,直销为辅。付款模式主要是先款后货,部分大客户和战略合作客户有一定账期。
钢铁企业具有以下风险特征:周期性、资本和技术密集性。但是中国当前钢铁行业仍面临产能过剩、产能利用率较低、行业集中度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产业布局不尽合理、创新能力不足等诸多挑战,中国钢铁行业仍处在长周期的去产能和结构调整阶段。
四、财务报表的特征
钢铁行业2017年收入中位数为274亿,净利润中位数17,CFO-26亿(行业现金流较好),资产负债率58%,流动比率0.83,速动比率0.55,存货周转率7.64,应收账款周转率49.61(行业现款经销模式形成),毛利率13.77%,净利率6.33%,销售费用率1.33%,ROE-11.61%(与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相当)。
钢铁同质化程度较高,竞争优势由成本决定。钢铁企业的成本依赖于工厂选址、生产规模、物流运输、管理水平等。
五、年报金句
1、按照联合、整合、融合、化合“四步走”的总体路径,倒排三年、年度、百日和首日计划,以营销、采购、研发、财务、信息化进行整合推进
2、以收入分配为手段引导基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白班富余人员向操作一线、脏苦累岗位流动
3、一切成本皆可降
4、贴近市场抓产品、贴近现场抓提升
我国钢铁工业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出现了一批在高质量发展转型过程中具有特色的钢铁企业,为我国钢铁工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积累了大量值得借鉴的经验。同时,我国钢铁高质量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仍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生铁产量6.91亿吨,同比下降3.5%,自2008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全国粗钢产量为8.04亿吨,同比下降2.3%;国内钢材产量保持增长,2015年达到11.23亿吨,同比增长0.6%,增速趋缓。钢铁工业作为优先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行业,大力推进了“三去一降一补”,以化解过剩产能为突破口,优化结构、脱困升级、提质增效。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的会员企业平均销售利润率恢复到4.7%。
本人在一家大型国家钢铁企业工作近30年,经历了1997年,2008年,2018年的金融危机也是钢铁企业的危机,1996年钢铁企业一片萧条,企业非常缺钱,很多企业半年没发工资,只发基本工维持,甚至要求在岗职工每人借5000元,让企业度过难关,危机时刻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激起了市场的活力,两年钢材由1000多元一吨涨到3000多元一吨,利润都有1000多元一吨,这个期间是钢铁企业大发展的时期,每个钢厂几乎都扩产4至5倍,随着时间的推移,各钢厂的产能越来越大,明显感觉到产能过剩的问题,扩产是找死,不扩产是等死,时间到了2007年产能严重过剩,很多厂处于半生产状况,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国家投资4万亿,企业又一次被救活,但是照样产能还在不停地在增加,时间到了2017年,钢材价格直线下降,很多是成本线一下卖,企业股票质押大都超过了80%,危机时刻国家环保发威,关停了很多环保不达标的小厂,使企业度过了危机。
至于钢铁企业是否有前途,我个人认为,钢铁企业将来会有大的兼并重组出来,铁公鸡建设也不可能无止境地修下去,全国产能会慢慢降下来,将来钢铁企业就是拼成本,拼质量,拼品种,看谁最后或下来!
中国钢铁行业在中国市场的机会已经过了,市场已经供过于求,但在特种钢方面还是有空间的,中国这方面的技术还远远不够!另一方面,钢铁行业还能把握住“一带一路”的机会,助力他国基础建设,这是非常广阔的市场空间!
未来钢铁企业发展高峰期已经过去,未来是淘汰劣质产能,钢铁行业未来是做强不做大时期,也是调整钢铁企业布局的时期。中国基本建设黄金时期基本结束了,以后中国钢铁行业将面临产量逐步下降的过程。未来工业生产需要全产业链布局,中国钢铁企业需要调整布局,也就是产区和销区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钢铁企业物流成本是关键,中国是铁矿石靠前 进口大国,钢铁企业主要要布局在沿海和沿江地区,物流成本高的内陆省份钢铁产能坚决淘汰。沿海钢铁生产大省也要将钢铁产能集中到本身沿海钢铁基地。比如河北将产能集中到曹妃甸地区,山东将产能集中到日照地区,广东将产能集中到湛江东海岛,东北黑龙江钢铁企业布局在黑河,吉林退出钢铁生产,辽宁所有产能整合到鞍山和营口地区。西南钢铁云南贵州退出钢铁生产,保留攀枝花和重庆两个生产基地,长江黄金水道物流成本相对低廉,西北地区保留几家有矿石资源的钢铁企业,自己本地区钢铁产品不足,东部地区调运,因为钢铁企业是耗水大户,在西北部发展钢铁企业得不偿失。未来钢铁行业优胜劣汰是主旋律,提质降耗是钢铁企业发展方向,填补国内不能生产钢铁品种空白是企业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前提。清洁生产最终消除三废是中国钢铁企业终极目标。满足国内需求为主,不以牺牲国内环境为代价低价出口钢铁产品。
汽车倒闭差不多了,马上就到钢铁行业了,别看老是环保减产,大企业兼并小企业,其实粗钢产量不知道增了多少。
可转债值得申购吗?
可转债要看有没有投资价值,如果这转债对应的股票有价值,那么就值得申购,反之就不值得申购。特别要注意转股价格一定要低于正股价,而且这发行股票的转债公司要有潜力,像本钢转债就不值得申购,因为转股价格高于正股价,公司基本面也不行。
转债占比什么意思?
答:转债占比的含义是转债的剩余规模占总市值的比重。这一数值在集思录上可以查阅,不用自行计算。需要提醒的是集思录上默认的转债占比数据是转债规模/流通市值。其真实值需要将鼠标放在转债占比相应数值表格内,屏幕即可显示转债规模/总市值。
剔除标准:转债占比>25% 本指标将剔除:紫银、本钢、亚药、维格、文科、洪涛、景兴、交科、利群、无锡、洪城、鸿达、湖广、贵广。
这一指标可以在一开始就剔除本钢、交科、利群、洪城。但问题在于,正股大幅下跌前,单凭本指标无法找出并剔除亚药转债。
转债余额与股票总市值的比值
本钢转债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本钢转债为啥没人摊大饼、本钢转债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