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我国首个航运期货品种——集运指数(欧线)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全资子公司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正式挂盘交易。
该品种,是与上海出口集装箱结算运价指数(SCFIS)相关联的指数期货。
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评价称,“航运指数期货是我国期货市场近年来最具创新性的期货品种……这个品种的平稳上市和成功运行将给我们带来许多启示,对我国期货市场创新发展、推进对外开放、提升市场运行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与其他已上市的商品期货、金融期货相比,集运指数(欧线)期货的特点确实十分突出。
既是我国期货市场推出的首个服务类期货品种,也是首个在商品期货交易所上市的指数类、现金交割的期货品种,还是面向国际投资者开放的境内特定品种。
而就在上市首日,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也交出了一份极为优秀的交投成绩单。
截至当日收盘,首批上市的EC2404、EC2406等5个合约总持仓量为1.6万手,总成交量近37万手。
“我们前期调研发现,航运指数期货的市场关注度非常高,包括货代、货主和商品私募在内的机构都非常关注,上市当天也有部分龙头企业参与交易。”国泰君安期货高级研究员黄柳楠反馈称。
在他看来,此次上市的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不仅填补国内航运市场衍生品空白的同时,也有着中国庞大的集运市场为其背书,发展的基础条件很好。
交投活跃度高,主力成交破34万手
国际航运,是世界贸易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具体以干散货运输市场、油轮运输市场和集装箱运输市场三大市场为主。
克拉克森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海运贸易总量为120.27亿吨,其中集装箱运输量为18.6亿吨,占全球海运贸易总量的比例为15.47%。
同年,全球十大集装箱港口中,中国有七个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位居全球前十,合计为1.96亿TEU(标准箱),占前十大集装箱港口吞吐量的比例达到72.9%。
然而,国际集装箱运价受供求关系、成本因素、全球经济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加之运力不可储存,运价波动十分剧烈。
上港集团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任海平便指出,近年来,受全球供需关系等多重因素影响,集装箱行业经历了“一箱难求”、“一舱难求”、“一货难求”等状况,运价大幅波动对我国大量分散的货主、货代企业带来了巨大风险。
以上背景下,集运指数期货应运而生。
同时,受到集装箱运输自身行业特点的影响,集运指数期货上市首日也呈现出很高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其中,主力合约EC2404在持仓量1万余手的基础上,单日成交量突破34万手。
对此黄柳楠分析称,除了集运指数市场关注度很高外,航运价格本身的特点就是波动幅度大,波动率是普通大宗商品的数倍,正常年份涨幅都可以达到三、四倍。
还需要指出的是,集运指数(欧线)期货是第一个服务类期货,意味着其远月定价逻辑和已有品种完全不同。
通常来说,传统商品期货无论是属于哪一板块,在现实中都是实货交易,交易行为从开始到结束的时间很短,而集运行业本质是服务,且交易行为时间流程很长。
“这放大了价格的波动,因为在运输的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会造成交易行为的中断。”黄柳楠指出。
另一方面,集运服务本身没法像其他商品实货那样储存,因为集运指数(欧线)期货无非如同其他商品期货一般,可以通过“现货+仓储费+其他杂费”来估算远月合约理论价格的逻辑,集运期货的远期合约定价需要市场挖掘新的定价逻辑。
以上因素,都使得集运期货会出现较高的波动率,这也是该品种保证金比例会显著高于其他商品期货。
另据了解,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交易所部分的最低保证金比例为12%,部分期货公司加收部分为10%。相当于,投资者的实际投入保证金比例为22%。这在新上市的期货品种中,无疑处于偏高水平。
基础条件好,未来发展可期
实际上,目前全球范围的航运衍生品并不算太多,尤其是相对成功的航运类衍生品。
据黄柳楠介绍,最为知名的当属波罗的海交易所的远期运费协议FFA,而该产品本身类似一个场外期货,挂钩的现货标的是知名指数BDI指数,反映干散货市场运价走势,合约流动性尚可。
其他海外交易所,近两年也陆续推出了多条集运类的衍生品。
相比之下,上期能源此次推出的集运指数(欧线)期货,在填补国内航运市场衍生品空白的同时,也有着中国庞大的集运市场为其背书,未来发展的外部条件很好。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集装箱出口国,全球前10大集运港口有7个在中国,这一条件是全球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黄柳楠指出。
高盛全球银行及市场部中国期货经纪业务主管王鸿燕则表示,该产品不仅能更好地帮助集运行业对冲风险,促进合理定价,同时由于集运指数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宏观经济状况,该产品也扩充了投资者资产配置的品种体系,因此具有独特的吸引力。
他还指出,境外投资者在国际化品种的参与程度逐步提升,交易量和持仓量显著增加,我们也观察到有更多的企业和机构正在积极准备参与。
相比于海外市场,国内期货市场的流动性表现较好,多家期交所成交量年度成交量、成交规模排名靠前。
以上背景下,集运指数(欧线)期货未来的交投活跃度,更加值得期待。
至于新上市期货品种的持仓规模,则是一个伴随着市场各方参与度不断提高而不断增加的过程,短则三五月,长达两三年。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与原有的商品期货存在诸多不同,进而导致定价逻辑、交易策略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也需要各方参与者去逐步适应。
此外,集运指数(欧线)期货的上市,不会改变进出口货物以及舱位的供求关系,期货价格无非是对特定时期内供求关系,以及运价预判的客观体现。
于行业而言,只是相比以前多了一个避险工具,哪怕价格像之前那样波动,可以通过运用金融工具进行风险转移,而不像之前那样手足无措。
所以,在部分期货行业人士看来,集运指数(欧线)期货的稳价,不是稳定集运市场的绝对价,而是期货参与者通过运用风险管理工具,稳自己和客户的经营价。
至于,该期货品种上市后能否对现货价格产生影响,则需要较长的时间来观察,同时也需要产业链上中下游充分参与,这也是包括集运指数在内所有期货品种走向成熟的必要条件之一。
转自 21财经 记者 董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