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独资、合伙企业核定征收申报时适用的申报表是那种?
1、个人所得经营所得税纳税申报表(C表)适用于个体户、个人独资、合伙企业等实体在中国境内两处以上取得经营所得的情况。在取得经营所得的次年3月31日前,应填报C表向税务机关** 汇总纳税申报。个人经营所得申报B表,只针对实行查账征收的情况,需要在年度终了时进行汇算清缴。
2、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A表)1适用对象 适用于查账征收和核定征收的个体工商户业主、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合伙企业个人合伙人、承包承租经营者个人以及其他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个人在中国境内取得经营所得,** 个人所得税预缴纳税申报时,向税务机关报送。
3、纳税申报表种类: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包括A表、B表和C表,A表用于预缴,B表用于汇算清缴,C表适用于多处经营所得的年度汇总申报。
个人独资企业还能核定征收吗
1、可以的。针对所得税压力大的一般纳税人企业,可以申请核定征收。核定所得税税率仅5%。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靠前 条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2、个人独资企业可以申请核定征收核定征收政策: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在税收洼地注册个人独资企业 核定征收个人经营所得税,核定后所得税税率0.6%,增值税1%,加上附加0.06%。综合税率66%,无需开公户,完税后直接提现到法人个人账户。
3、个人独资企业有查账征收和核定征收两种方法。查账征收时,投资者每月扣除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税务局参照个人所得税法确定,投资者及其家庭发生的生活费用不允许在税前扣除。企业生产经营和投资者及其家庭生活共用的固定资产,难以划分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具体情况,核定准予在税前扣除的折旧费用。
4、个体户和个人独资企业可以选择核定征收。在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税种中,一般都存在核定征收和实际征收两种不同的征税方式。核定征收是根据纳税人提供的业务量、征收标准等信息,按照事先确定的比例计算所需要缴纳的税款;实际征收则是通过取证核实,直接按照实际所得或实际销售额计算税款。
5、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适用范围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8〕30号)的规定:居民企业纳税人适用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非居民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适用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
个体户、个人独资企业的核定征收什么意思
1、法律分析:核定征收是指由于纳税人的会计账簿不健全,资料残缺难以查账,或者其他原因难以准确确定纳税人应纳税额时,由税务机关依据相关法规采用合理的方法依法核定纳税人应纳税款的一种征收方式,简称核定征收。
2、核定征收是指税务机关在纳税人会计账簿不健全或难以准确确定应纳税额时,依法采用合理方法核定纳税人应纳税款的一种征收方式。
3、个人独资企业核定征收政策是指,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对外投资分回的利息或者股息、红利,不并入企业的收入,而应单独作为投资者个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税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4、核定征收是一种税务处理方式,主要针对那些没有建立账簿、不具备会计核算能力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等小型经营实体。它的核心在于按照企业或个人的营业收入来确定税基,进而计算和征收应缴纳的所得税。核定征收分为定期定额方式和核定应税所得率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