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建立新型能源体系,推动煤炭大省向综合能源大省转变,既是保证国家能源安全的需要,也是山西转型发展的迫切需要。”12日,太原理工大学副校长肖连团如是说。
当日,太原理工大学和煤炭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能源经济学术研讨会在山西太原举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分享学术智慧,探讨中国式现代化与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绿色低碳发展是全球大势。”太原理工大学副校长孙宏斌表示,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加快科技创新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支撑,在开展技术攻关、深化基础前沿研究的同时,需加强创新能力建设。
中国是能源生产与消费大国,目前已初步形成了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石油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应格局,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能源供应体系。但亦面临着进口来源、通道地缘安全等不确定因素。
全球能源模式正在加速变革,能源产业发展进入新周期。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在实现绿色低碳的能源转型、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过程中,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能源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数据链深度融合,实现能源产业价值链向高端化、现代化迈进。
同时,深度参与全球能源治理,开创能源国际合作新局面,保障能源安全,并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研讨会上,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副校长汪文生,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李政,分别就“煤炭产业兴衰的地区经济社会影响”“中国实现碳中和未来的路径和政策措施”进行学术分享。
山西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正着力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打造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先行区。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张宏表示,应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发展与水电、新能源等发展情况,兜住能源安全底线。同时,构建煤炭保供稳价协调发展机制。
“要处理好发展和转型之间的平衡,必须确立和强化‘能源安全是发展新能源的目的,同时也是不可逾越的底线’。”李政表示。